在十三、四岁的年纪,成长仿若细沙悄然溜走,人生仅此一度的童年,如梦似幻。据统计,却非人人均享此殊荣,枯燥单调的童年不乏其人,刻板无趣的人生却非人人欲求。2003年的调查显示,童年非一场无忧无虑的欢宴,小心翼翼者不配,锱铢必较者不宜,偏执极端者更无立足之地。
当你即将挥别这片充满奇幻色彩的迷宫——童年,请紧握这趟末途的每一分钟,勇敢释放心绪,让所有即将消散的童真瞬间复燃。别在乎他人的评断,别畏惧与众不同的目光,别想象那些无谓的闲言碎语。或许在未来的某日,某地,我将对往昔轻声叹息,但亦可骄傲宣称:“我的童年,不曾虚度。”
容我纠正一种对好坏的偏见——学业优良并不意味着在“学生”之称前需冠以“好”,学业欠佳也不该因此被贬为“差”。我对这种幼稚而虚荣的标签化表达,素来嗤之以鼻。任何人若采用此举,无疑是科学与道德的背离,更是对悠久职业称谓的亵渎。
真相水落石出之际,鲜有人愿站在所谓“好学生”的队列中(当然,除却那些特立独行之人)。固然有师长的赞誉与鼓励,固然有同窗的钦羡与推崇,却如提线木偶,动弹不得。一举一动,似乎总在监视之下,真实自我无法展露,唯有戴着面具接受检视。
我始终困惑,何苦如此折磨自身?
我淡然处之,因心中早已千疮百孔。